欢迎光临华南新闻网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技

顶尖青年科学家的4种“人设”:猎手、矿工、外交官与花匠

不久前,在2024“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”的颁奖典礼上,记者就惊喜地发现了以上“人设”。它们从4位获奖人身上呼之欲出。围绕这些“人设”的形成,《中国科学报》对4位中外获奖人进行了专访,听他们讲述了4段形色各异但殊途同归的科学人生。

余桂华

目标坚定、执行力强悍的敏锐“猎手”

?

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余桂华拥有令人羡慕的履历。看起来,他似乎是那种“一路开挂”的科学家。在获得2024“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”之前,余桂华就因其出色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就,获得过80多项国际性荣誉。

?

作为科学家,郭少军身上有种罕见的“工程师”气质。他为人低调、不喜言辞,工作起来一丝不苟。在同事和学生眼中,郭少军是位典型的“实干派”。

9年来,在北京大学的支持下,郭少军带领团队一直奋战在氢能催化科学与关键技术攻关的最前沿。“我们期望将这些前沿技术尽快实现规模应用,这是团队未来5年的目标。”他坚定地说。

西蒙·高斯林

?

初见西蒙·高斯林(Simon Gozling),他出色的表达能力令人印象深刻。在2024“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”的颁奖典礼上,他全程脱稿,洋洋洒洒地发表了一小段演讲,引来台下阵阵掌声。“我不是那种典型的‘实验室科学家’,我的好友清单上有很多不同领域的人,比如政治家、商人、甚至艺术家等。”西蒙·高斯林对《中国科学报》说。

?

用当下最火的“MBTI”16型人格来形容,达米安·沃伊雷(Damien Voiry)是个典型的“i人”,安静、内向。

目前,这位法国科学家正带领团队主攻3个课题:电转化二氧化碳以生产乙烯和一氧化碳、电解水以生产氢气、用于水净化的新型膜研制。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不含稀有元素、易于制造的新型材料,并在理想情况下,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。

尽管每位获奖人都有其最鲜明的个性、最恰如其分的“人设”,但交流下去就会发现,他们其实都是4种人设的结合体:

面对科研工作,他们目标清晰、执行力强悍;面对复杂难题,他们深耕数年、百折不挠;面对跨界合作,他们开放热情、善于创新;面对科学本身,他们志向高远、梦在千秋……又或许,顶尖青年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远不止于此。但无论是怎样的个性、怎样的形象,无论身处何处、走过怎样的路,他们的归宿都只有一个:惠泽全体人类的真理。

想成为顶尖青年科学家的你呢?你的理想“人设”是什么?

西蒙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

“掌”握科技鲜闻 (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)

相关新闻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华南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华南新闻网 www.newsfc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